光碟~傻傻分不清楚…
上次簡單的講了光碟機的種類和原理
這次應著有人熱情的回應
所以我來打打光碟片的介紹好了。
市面上販售的光碟片總類非常的多,
在這裡除了幾個較讓人耳熟能詳的大廠外
其他的就不提了,
最主要最主要還是以光碟片的「種類」
來做一個說明。
先說說光碟片用何種原理方式記錄著資料
電腦世界的語言是由”0”與”1”組成
所以首先CD-R光碟片使用有機染料(organic dye)作為記錄層的主要材質
而光碟片上記錄資資料時,
是由雷射光在染料上打出一個一個細微的小洞作為辨識,
光碟片本身就分為很多種,
首先要先講到”大小”的差異性,
一般來說,市面上買到的光碟片以直徑12cm為主
可是為了因應需求,可能方便攜帶…等等。
市面上還有販售一種8cm的光碟片
打開光碟機,觀看上方托盤,可以顯而易見中間有個小凹槽
那就是放置8cm光碟處。
8cm DV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CD/VCD的總類就有很多種
RW片
MITSUBISHI CD-RW
使用礦物質晶體非有機色素原料,CD-RW光碟片可被重複寫入1000次以上,CD-RW光碟片的容量可儲存650MB的資料或74分鐘的音樂。CD-RW光碟片只能用於CD-RW燒錄機,由於 CD-RW光碟片材質的因素,雷射光照射後所反射的訊號較CD-R光碟片弱,因此只能在具有放大訊號功能的Multi-ReadCD-ROM中讀取,而新的CD-ROM大都有支援CD-RW格式。CD-RW不但能允許你將資料燒錄在CD-RW的片子上,並且也能將CD-RW上以建立的資料抹除再重新寫上新的資料,使用CD-RW的好處;可允許時常需要更新的檔案重複的抹除寫入,可當CD-R燒錄前的測試片,來修正燒錄時產生的問題 (如檔案數目太多,檔名格式設定錯誤),對於一些需短時間暫存的資料,其效率遠高於CD-R。
CD-MO:
可重複讀寫的高密度光碟,與CD不相容。
金片
一般來說,CD-R光碟片的主要原料是以24K金作為光碟片的反射原料,然後再上透明的有機色素,因此呈現金黃色的光碟表層。這種金黃色的光碟片具有很好的抗光特性,保存時間也相當持久,號稱資料可存放100年以上。然而,因為透明有機色素原料昂貴,金片的價格也相對的高居第一,但品質也同樣高居第一,也被公認為讀取相容性最高的片子。
綠片
綠片的構造與金片同樣都是以24K金為光碟片的主要反射原料,然後再上藍色透明的有機色素,因此呈現了綠色的光碟表層(藍色+金色=綠色)。這種綠色的光碟片,因為在早期有些CD-ROM光碟片會出現無法讀資料的現象,加上製造上的品質不太穩定,廠商又因礙於品檢耗時費事,因此市面上的綠片有等級之分,從A級到c級。而A級品一般多為外銷,剩下的B級及c級品則以超低價位供應給國內。目前已經不多見。
藍片
藍片則是以較低價位的「銀」作為光碟片的主要反射原料,然後再上藍色透明的有機色素,因此也自然呈現了藍色的光碟表層。據說這種光碟片保存時間也相當持久,號稱同樣可存放資料100年。
水藍片
是市面上較低價位的燒錄片
無碘藍片
不含碘化物一般使用在作為母片用容量計算 1KB是1024bytes,而 1MB是 1024Kbytes,那 74分鐘應該是650MB,但如果您以1000bytess代表1kb ,也就是說680MB所以市面上有650MB、680MB空白光碟
其實CD/VCD還有一種特殊規格的碟片,
因為有時候資料檔案會置於700MB~800MB之間
所以還有一種高容量片子,它擁有800MB的儲存空間
技術上主要是在靠近中心的部分加上一層染料
讓燒錄面積更大。
上述是屬於CD/VCD的部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DVD光碟一向讓我覺得比較複雜。
首先DVD光碟片分為+R和-R
理者其中也是有一些差異,
DVD-R
DVD-R是由Pioneer公司所主導發展的可寫一次DVD規格,
是以以下四點作為基礎:
1. DVD-R是採用和 CD-R相同的新型紀錄系統。
2. DVD-R光碟片在記錄完成之後,具有對於一般DVD撥放機100%的互換性。
3. 支援Multi Session的紀錄方式。
4. DVD-R光碟片具有極高的Cost/Performance值。
DVD-R發展成為下一代主流儲存媒體的態勢明確, 目前碟片價格也是目前成本最低, 使用者接受度最高的儲存媒體. 目前所有於近期新推出的燒錄機均支援了 DVD-R 燒錄規格。
DVD+R
MITSUBISHI DVD+R
DVD+R是既然 DVD Alliance已不顧原DVD Forum,自行開發其他更優秀的系統,那麼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,在一次寫入DVD的方面也採取獨自設計建構的路線DVD, 推出 DVD+R 規格, 與 DVD-R 互別苗頭。正因為如此,在以日本SONY、荷蘭PHILIPS、日本理光以及美國HP等主要會社為首的DVD Alliance也決定放棄原DVD FORUM所承認的DVD-R架構, 再推出另外一種新的方式─DVD+R架構。
兩者之間,著實很難直接的導出不同點,
其實說穿了兩者最大的差異性不過是”規格不同”
規格不同的意思其實主要就是定址(addressing)的方式不同。
為什麼需要定址?
因為燒錄片要讓燒錄機知道,從哪開始燒,現在燒到哪……等等,
所以就會有預刻軌道,負責引導燒錄雷射光束,並且在這軌道中做些手腳,讓燒錄機能夠辨識燒到哪裡了。
那+-R最大的差異,就是這些手腳做的方法不同而已。怎麼不同?
簡單講:
+R採用頻率較高的wobble(引導軌是會搖擺or抖動的,這抖動就叫wobble)817,4kHz,其定址是利用在預刻凹軌處,wobble的相位調變來達成,此方式的訊號辨識率比-R來的好,且製造過程的金屬模板較-R來的不複雜(引導軌圖形)。符合了+R聯盟講的,易高倍寫,易生產製造…等。
-R wobble頻率為140,6kHz,定址是直接在凸軌處預刻定址訊坑,此種addressing方式,訊號辨識度較差,當倍速一拉高時,會有定址不易的情形!故-R要高倍燒錄困難度較高!
兩者的相容性和保存性似乎也都差不多,
但是在購買時我仍建議以DVD-R為主要購買商品,
畢竟DVD-R採用和 CD-R相同的新型紀錄系統,
可以讓我們對相容性不抱持疑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DVD容量
DVD是目前市面上最普及的一種碟片儲存媒介
當然在容量上也發展的越來越齊全
DVD大略分為以下幾種:
單面單層的 DVD 碟片為 4.7 GB,簡稱為 DVD-5。
單面雙層的 DVD 碟片為 8.5 GB,簡稱為 DVD-9。
雙面單層的 DVD 碟片為 9.4 GB,簡稱為 DVD-10。
雙面雙層的 DVD 碟片為 17 GB,簡稱為 DVD-18。
那為什麼DVD可以擁有這麼大的儲存容量呢?
其實,DVD採用的雖說也是紅光的系統
但是他採用的雷射光卻遠比CD/VCD來的細緻許多
相較之下當然可以有更多更大的儲存空間
那單面雙層的技術則是利用單面的DVD做到雙面容量技術,
使得DVD由原來的單層4.7G,
變成雙層8.5G,不需換面或換片就可燒錄大容量資料的DVD
原理:
DVD+R DL
MITSUBISHI DVD+R/-R DL
DVD+R DL〈單面雙層)光碟片的製程是由半透光性的夾層分隔兩塊極薄的有機染料層,並夾在一起製作而成,燒錄機讀取頭的雷射接觸到染料層時,資料便可永久記錄在染料層上。由於光碟的上層染料層為半透明,因此雷射可穿透過上層直達下層,並輪流在兩層間記錄與讀取資料。
所以單面雙層的公來的比單面單層細,價格當然也不斐。
但是目前市面上所購買的正版DVD絕大多數屬於DVD-9,
也就是說我們要做備份的動作時,
也必須擁有DVD-9的光碟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光速寫:
光速寫DVD+R空白片
這是由HP發展出來的技術(我記得是…),
這必須燒錄器和光碟片同時支援,
而透過特殊撰寫的軟體,
碟片在燒錄時,可以順便印製封面。
但很可惜的是此像技術似乎沒有很普遍
所以我沒有看過實體。
大部分都是光碟機有支援卻沒有買相對應的碟片。
廠牌:
比較具知名度的廠牌雖然光碟片往往比較貴
可是在燒錄品質上卻可以得到較好的保障
所以燒錄重要資料時
EX:珍貴的回憶記錄
我推薦用好一點的片子。
像是太陽誘電That’s、SONY、中環、三菱 Mitsubishi…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重新複習一下:
選購碟片的幾項重要原則,
首先確認你要用的碟片屬於哪一種類,是CD/VCD還是DVD
決定後考量到是否要購買RW(複寫片),如果是DVD又要考量到上述的+R、-R。
還有呢?DVD別忘了容量的問題。是單面單層、還是單面雙層?
希望大家都可以買到合適的碟片嚕~
2007.3.17 小傑
- Mar 17 Sat 2007 10:28
[硬體] 光碟片~傻傻分不清楚...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